赤道太平洋
图3。总结图热带海洋大气中的对流-辐射-混合过程。
图3所示的暖池区域的季节内振荡。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上的降水速率大于蒸发速率,而东太平洋上的降水速率小于蒸发速率,因此暖池内全年都出现一个阻挡层(例如Lukas和Linstrom, 1991;Ando和McPhaden, 1997;Vialard和Delecluse, 1998ab)。阻挡层将阻挡层中渗透的太阳能与混合层绝缘。当季节内振荡向东传播到暖池时,强西风风爆裂在海洋上层引起强烈的垂直混合,破坏了阻隔层乘火车下面的冷水进入混合层。在日期变更线附近季节内振荡的快速衰减意味着那里的阻挡层没有受到影响,垂直夹带将把下面的温水夹带进混合层。这些夹带过程以及图3所示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可能导致暖池上空的冷海温异常和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暖海温异常。海温异常反过来又引起大气季节内振荡向东延伸,并减少偏东信风通过减弱整个纬向海温梯度。海气相互作用可能会加强和延长季节内振荡,并在ENSO发展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其相位可能锁定到年周期。
上述讨论提出了一些关键的气候过程,需要用更先进的模式来处理,这些模式具有对流、raybet雷竞技最新辐射和混合过程的更多物理表征。此外,利用卫星测量等新观测来推进气候模型中的云-气候反馈研究也很重要(例如Lau et al., 2005)。raybet雷竞技最新还有一些与对流-辐射-微物理过程相关的关键问题没有在这篇综述文章中讨论,值得进一步研究。例如,边界层中的湍流混合在CRMs中仍然是粗糙的参数化,需要改进。在云-微物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凝结与合并),微物理过程的概率性质应包括在微物理参数化中(例如Chen和Liu, 2004)。云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在大多数CRM中没有被考虑,未来需要全面研究。
继续阅读:热带气旋生成
这篇文章有用吗?